關於你手上的飲料杯,我想說的是…

名人專欄

53712538 - healthy eating, diet and people concept - close up of woman holding plastic cup with juice or smoothie
3,659

文/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劉欣維

看這篇文章之前,請先回想你喝完的飲料杯(瓶),丟在哪裡?你會不會回收分類?

資源回收政策是台灣環保上很重要的里程碑,也是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。根據環保署的資料,2016年的資源回收率高達58%,為世界前五名,《華爾街日報》更以「資源回收的天才」為標題介紹台灣資源回收率,實可作為其他國家的借鏡。

這些成績是全民一同實踐,並且共享的成果。就我的觀察,台灣教育很成功地將環保的認知,建立在垃圾處理的終端,認為能做到資源回收就是一件環保的事。我們丟掉不要的東西,若能將它視為資源有效回收,那固然很好;但如果我們能在買東西時多想一下,避免一次性、或者衝動購物造成的浪費,那不是更好嗎?生活在訴求便利的社會型態,我們不能仗著良好的回收數據,繼續無視快速消費、快速浪費的習慣;這樣的觀念並不是環保的真諦。

Designed by Freepik

 

從飲料容器來舉例,台灣的寶特瓶除了擁有高達95%的回收率,還有一個數據你必須知道:台灣每年回收寶特瓶的數量為45億支,體積可以填滿3座台北101,平均每人每年就用掉200支寶特瓶!好啦,就算有95%的回收率,還是有5%,共2~3億支寶特瓶沒有被落實回收;那它們可能在哪裡?也許送進焚化爐化為烏煙,或此時此刻仍躺在某個海灘上。

 

資源回收的精神,就在於回收物被視為一種具有經濟價值的原料,每一種回收物依據其特性有不同的價值。資源回收是循環經濟的重要元素,國內也有回收技術很不錯的廠商;台灣資源回收觀念與技術都具備了,但我認為目前仍需要更完善的管理制度,別讓原本可回收的資源白白浪費,變成垃圾充斥我們的生活。

身處資源有限的地球上,我們期盼零廢棄、全循環的生活實現;除了關注垃圾處理的制度能更加健全,我們也要持續做好資源回收,更做到垃圾減量。從今天起,你可以試著少喝外帶飲料,非喝不可時帶著你的環保杯具,一起減少環境的悲劇!

 

訂閱生活誌,最有趣的綠色資訊不漏接——  立即訂閱

你可能還喜歡